赴第二届教博会学习感受
逸夫小学 曹亚
2016年9月22日,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。秉持“加强学术交流和研讨”的理念,以“聚焦核心素养,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为主题,本次教博会共汇集了中外教育创新成果上百项。我校“三课六环节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优秀教育创新成果之一,受邀参加了此次博览会,并在会议期间参加了“工作坊”活动,与众多参展学校进行了的交流。
教博会分列了不同的展区,所有的展位都喷了展板和校名,印好了宣传资料,非常精美。有的学校摊位还摆放上了学生的小研究、小发明、或作品;有的学校把大背投都用上了,反复的宣传自己;有的则突出特色,中国风的书画主题、或者学生在摊位前表演雕刻、剪纸什么的,各出奇招。
我们被分在了“教学模式变革”区,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个不同学校被聚在一起,利用“工作坊”平台,相互交流、学习。我被各家新奇的教学构想及许多参展教师深厚的文化素养深深感动。比如“三小进课堂”、“三位一体作文评改”、“五学五能课堂模式”等等。虽然方式千差万别,但我觉得大家的宗旨是一致的,那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主,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。这一点我们天天说,天天做,但总是还有不完善之处。
经过此次交流、学习,我认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在具体的教学过程,必须做到以下几点:
(一)吃透教材,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,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,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,学会弹知识钢琴,而不是面面俱到,主次不分。
(二)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特别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,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是有用的。避免学生为学而学,学无目标,枯燥无味。
(三)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。这样,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,要科学地安排时间,教师的授课与解释,与学生自学、讨论、发言、实践、操作的比例要适当,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,解惑,实际操作。严防教师包办代替,满堂灌。
(四)课堂是班级所有学生共有的学习场所,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、获得知识提高的权利,因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应面对全班全体学生。进行知识的探索,以优秀的学生带动一般的学生,教材的要点通过小组讨论、实验,相互启发,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提高。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,是值得长期坚持与实践的好办法。当然也不是每一堂课教师非这样做不可,这就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。
(五)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,不能感情用事,不能按自己的爱好,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。比如课堂里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。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。重点是要关注那些学困生,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,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,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、实用性,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。
(六)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让课堂成为学生求获知识的最佳场所,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,你教我听的教学模式,做到老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,静与动相结合,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,课内与课外相结合,盘活课堂教学形式,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让课堂成为学生驰拼知识的大舞台。
在第二届教博会上,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,很多论坛、沙龙都吸引了众多痴心教育的人。真恨自己没有分身之术,没能学到足够的知识。但能有幸参加如此盛大的教育博览会,我已经很知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