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教育质量提升工程”培训心得
9月21日下午,省教科院的张俊珍老师给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做了一个下午的讲座。从各个角度对数学教学做了全面的讲解分析。
张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笑话“在算圆周率的数学课上,老师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比较差的学生A说他计算出的圆周率,同学A不知所措,旁边一个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低生说3.14,学生A照答3.14,学生A受到了老师激烈的赞扬;又问一个平时一个平时踏实学习的同学B,同学B 把他算出来的2.94如实回答,立即被老师痛骂一顿。学生A本来什么都不知道,对于老师的表扬感到很无奈。同学B本来做的有理有据却被老师骂的有怒不敢言。”
在讲座中这个笑话逗乐了我们很多数学老师,但是细细想来我们教学中缺不乏有这样的例子。
在课改中,小组互查作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。学生在小组互查作业中,经常只看对错,对错误原因的追查基本没有;无形之中埋没了很多学生好的想法,错失了很多教育学生的黄金时机,并且养成学生盲目对答案的坏习惯。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习惯,平时做作业时都要和别人对下答案,已确定自己是否正确,否则,明明知道自己会做正确还是不相信自己,甚至有些学生不和同学对答案都不敢做下一道题,总感觉自己会错似的,特别是在每次考试后,他们总会迫不及待的和别人对答案。
所以,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结构的设计,还要考虑学生情感的体验。让踏踏实实学习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认可,而不仅仅是表现好的同学。